close

  ■ 數據解讀
  中國要真正有效提高經濟的把控能力,避免經濟失速,加速經濟轉型升級,那麼相比以前應更需要海外資本的支持。
  中國8月全面低迷的宏觀數據再度印證了經濟面臨失速風險之虞。繼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創68個月新低,1-8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5%,延續近兩年穩步下行趨勢,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9%,低於市場預期,且8月發電量同比下降2.2%,M2同比增長僅12.8%,及全國財政收入8月錄得9109億元,同比僅增長6.1%等偏弱數據後,商務部最新公佈的FDI(外商直接投資)數據同比下降14%,也涼意簌簌。
  經濟走勢的偏冷會否促使決策層加大政策刺激力度?目前看來,誠然最近地方政府正躍躍欲試地試探對房地產的刺激,但若要從整體上放鬆政策,可能面臨有心無力之憾。這方面早在今年決策層採取定向調控思路,就實際已向市場宣示,全面放鬆調控既不可為,又不能為,也不應為。
  所謂不可為是不論是基於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之考量,還是擺脫對GDP的路徑依賴,通過出台全局性的刺激政策都與其目標背向而馳;所謂不能為,則是中國日益凸顯的人口老齡化已導致國內真實儲蓄邊際遞減,加之以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衡量的最終消費占GDP比重已降無可降,央行通過通脹發生機制以稀釋單位貨幣購買力強制儲蓄的效應已呈邊際遞減,目前國內缺乏更充足的資源支撐全局性的政策刺激。
  而所謂不應為,則是最近的投資、消費和FDI等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等,根本上源自兩大因素:一是歷經2008年以來時斷時續、時大時小、時緩時急的刺激計劃等,國內真實儲蓄的資產沉淪化已日益突出,產能過剩及資產價格泡沫等帶來的經濟體系運營成本高企等的雙層夾擊等,使國內投資的邊際收益率呈遞減態勢,且大量資產周轉率差導致相當部分收益未能變成正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二是當前能夠真正貫徹刺激計劃的實體,如地方政府和各類國企大都面臨過高的資產負債率,繼續舉債投資拉動GDP不僅力不從心,而且很容易加劇這些主體的債務緊縮和信用緊縮風險。
  恰鑒於此,當前政策刺激性的經濟反彈,不是對經濟信心的有效信用背書,很大可能會裂變成部分內資和外資的撤離。如今年以來,尤其是最近數月在貿易順差“強勁”反彈下,銀行系統外匯占款持續回落和趨向性負增長,在結合FDI最近數月來的持續下降和負增長,穿透出當前資金外流風險相當突出。在人口老齡化下真實儲蓄率下降之大背景下,這種國內真實儲蓄外流及中國吸引外部真實儲蓄能力不足等,顯然是值得警惕和反思的。
  當前中國經濟走向偏弱是經濟內生增長潛力回落的必然結果,而非是單純的庫存周期性調整下的結果。而經濟內生增長潛力的回落,既源自不動產泡沫化抬高整個經濟運行成本,又源自人口老齡化真實儲蓄邊際遞減已難以支撐經濟高成本成長。因此,此時中國要真正有效提高經濟的把控能力,避免經濟失速,加速經濟轉型升級,那麼相比以前應更需要海外資本的支持。
  □劉曉忠(財經評論人)  (原標題:FDI回落14%需要引起重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q96zqk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